朴素、健谈,这是张国良给人的第一印象。他是天马民族团结商业圈里的一名商户,也是乃东区天马商贸责任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书记,进藏已有25个年头。
张国良来自甘肃天水,进藏对他来说也是一种缘分。从部队退伍后,他一直在家务农,家庭十分贫困,这个血气方刚的青年渴望打破窘境。1997年,一番思量后,他决定到西藏经商,最终选择在泽当天马市场摆地摊,成了市场里的第一批商户。
张国良说:"最初的天马市场只有120多个商户,以本地商户为主,大家都在土坑上摆地摊卖货"。
刚进藏时,人生地不熟的他和大家交流起来还是有些费劲,好在他性格开朗,有时语言交流有困难他就用手比划,时间久了大家也就互相熟悉了。市场里的商户偶尔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拌拌嘴,作为退伍军人的他总是充当"调解员",帮助大家协调解决问题。
那几年,西藏的很多群众都很贫困,经常会遇到群众想买东西但囊中羞涩的情况,张国良时常给他们优惠,金额一两百的有时还会直接就给老百姓免单。为了表示感谢老百姓也会等到土豆成熟后给他们送些过来,就这样一来二去,他就和藏族群众打成了一片。
随着西藏经济的发展,新疆的、甘肃的、青海的......来到天马市场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。2005年,市场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——乃东区天马商贸责任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。土坑变平地,地摊变商铺,这个市场成了山南人流量最大的商品交易市场。
2007年,乃东区天马商贸责任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正式成立了,当时只有2名党员,张国良担任支部书记。
市场里生活中汉族、藏族、回族、撒拉族等不同民族的商户,各项工作开展起来就相对比较困难,但张国良尽自己的努力把党支部发展壮大,把市场的民族团结工作做好做扎实。
平时,每天他都会到市场里去转一转,给群众宣传党的最新理论政策和民族团结方面的政策,了解掌握市场里的秩序情况,并做好维护工作。
"在书记的动员下我向党支部交了入党申请书,书记经常给我们宣传民族团结政策,现在各民族的商户都团结得很好。"党支部预备党员陈国强说。
除了入户宣传,张国良还一周组织2次党员、商户代表、少数民族代表集中学习各项政策法规,号召他们积极带头做好民族团结工作。
2008年,四川汶川地震,张国良动员市场商户积极捐款支援灾区,共计捐款2.9万元;2020年,疫情防控期间,他再次动员商户捐款2万余元支援武汉;2020年,党支部为琼嘎顶易地搬迁点266户群众送去价值2万余元的电热毯,为乃东东区幼儿园和乃东区实验小学分别送去8千元的慰问金,为亚堆乡才朋村困难群众送去了3万元的慰问金......
来自新疆和田市的商户希尔艾力阿卜杜热合曼进藏也16年了,他对张国良很是认可,他说:"在书记的带领下,我们商户之间相处和睦,各民族的商户有困难都会互相帮助,平时在子女入学、看病就医等各方面遇到困难,书记都会帮我们一起解决"。
不仅如此,为了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,张国良积极组织商户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团建活动,组织党支部以及少数民族代表积极参加各部门组织的如"书香乃东"、演讲比赛等各类民族团结交流活动,让大家在活动中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。
细心的张国良考虑到公司里有很多回族职工,还专门建议公司开设了清真食堂,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。
进藏以来,张国良与各族群众交心、交朋友,为群众办实事、解难事,2020年,他还被评为了乃东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。
现在,天马民族团结商业圈已然形成,商户也发展至460个,党支部发展了党员19名,党支部今年还被评为了全区基层党建示范点,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有张国良的一份辛勤付出。
藏族谚语说:"相亲相爱,犹如盐巴和茶叶。"酥油茶里若无茶,则称不上是酥油茶;酥油茶里若无盐,则会饮之无味。近年来,乃东区民族团结家庭越来越多,像张国良这样各民族团结互助的故事也越来越多,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在乃东大地上正绘就着各民族团结奋斗、共同繁荣发展的美好画卷。